报告:我国5G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


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同时,我国 5G 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

全球最大信息通信网络夯实数字新基建

上半年,数字新基建领域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 2021 年 4 月,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 94%,千兆光网覆盖家庭超过 1.2 亿户,固定宽带端到端用户体验速度达到 51.2Mbps。根据国际测速机构数据,我国固定宽带速率在全球176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 18 位,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 139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 4 位。

二是我国 5G 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已累计开通 5G 基站 96.1 万个,5G 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城市、95%以上的县域地区、35%的乡镇地区。截至 2021 年 5 月,5G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 38%,位列全球首位;5G 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 9000 个,5G 正快速融入千行百业、呈现千姿百态,已形成系统领先优势。

三是工业互联网“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了 7000 万台(套),工业 APP(Application,移动互联网应用)超过了59 万个。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接入云端,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实现智能协同,工业互联网对产业的赋能效应持续显现。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过 1500 个,覆盖 20 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产业技术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2021 年上半年,信息产业技术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6G 通信技术领域,我国已成为6G 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当前 6G 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 3.8 万项,其中我国专利申请占比 35%(1.3 万余项,约合 1.58 万件),位居全球首位。

芯片技术领域,2021年 3 月,由我国科研人员主导的国际团队宣布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能实现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完全可编程动态模拟;4 月国内实现 7nm 芯片试产,6 月中国科学院成功设计出 14nm 的“香山”芯片,8 月中芯国际 FinFET7工艺已达每月 1.5 万片量产水平,高端芯片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量子技术领域,清华大学首次在实验中完成了两个DLCZ 量子中继模块之间的高效纠缠连接,是实现实用化的量子中继器的一个关键步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光量子存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 1 小时,大幅度刷新了 2013 年德国团队光存储 1 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 U 盘迈出重要一步,同时该团队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

卫星互联网领域,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生产的首颗卫星下线,标志我国获得卫星批量生产能力;同时,低轨卫星星座体制技术试验取得突破,实现了低轨卫星网络与地面 5G网络深度融合,迈出了我国天地网络通用技术攻关的关键一步。

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我国各传统产业纷纷利用新技术进行全方位改造,实现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上半年,数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一方面,数字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 2021 年 6 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6.14 亿户,较 2020 年 12 月增加 1985 万户,其中,5G 手机终端连接数达 3.65 亿户,较 2020 年 12 月增加 1.66 亿户。2021 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7533 亿元,同比增长 8.7%;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业务收入 6951 亿元,同比增长 25.6%;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 2.8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0%;软件业务收入 4.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2%;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6.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1%。

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消费领域,网络零售成为消费新引擎,上半年交易规模达 6.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2%;移动支付蓬勃发展,撬动餐饮、外卖、旅游等多个线下服务场景。工业制造领域,全国建成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100 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智慧工厂、数字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新模式持续升级,不断释放出更大的产业活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