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入户进展不顺 专家建议用铜缆新技术作补充


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5亿人。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如今却在为上网体验“叫苦不迭”,近来媒体报道的“假宽带”问题揭露了一直困扰着中国网民的顽疾。

另一方面,工信部今年3月份曾表示要在年内实现全国光纤到户覆盖家庭3500万户。光改工程的实施让网民们一度十分期待,但是运营商方面改造进程的缓慢却让人苦苦等待,不少用户都表示了质疑,光纤入户真的那么难?

家住北京朝阳区农光里小区的张先生向中新网IT频道表示,他家里一直使用的是联通ADSL宽带,今年年初,他通过联通的网络客户端“联通沃宽”参加了北京联通的“光进万家”活动,并签署了网络的光改协议。但时至今日,张先生查询光改状态的时候,客户端上显示的信息依旧是“正在资源核查及光纤改造准备工作进行中”,对于光改进程缓慢的进程,张先生表达了不满。

众口难调入户难

据了解,光纤改造工程涉及小区内的每家每户,而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这就造成了光改“众口难调”的局面,如果遇上极端或是在对光改的态度存在对立的住户,光改工程就彻底陷入了瘫痪的境地。

目前,对上网需求较高的用户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无论是白天工作还是业余时间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社交等,都对网络有着较高的依赖性,所以这部分用户对光纤改造抱以支持的态度。

而岁数较大的中老年住户却对光改存迟疑态度,甚至是极力反对。首先,这部分住户对网络的需求并不多,甚至是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其次,光纤改造需要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操作,这些住户觉得没有改造的必要;另外,光纤改造后电话必须要接电源,如果遇到停电的情况,家里或老人发生意外,则无法使用电话进行求救。

一方面是不同住户对“改还是不改”的问题存在争议,另一方面,还有一批向张先生这样的用户抱怨运营商推进光改的进程过慢,这使得光纤改造工程陷入两难。此前,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光纤覆盖到小区今年可以做到,但入户的难度很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运营商的烦恼

据《新京报》报道,除了通过光纤改造提高网速,利用铜线的某些技术也能使带宽达到12M,甚至16M,但主管部门要求运营商进行大面积的光纤改造,工信部规定年内完成3500万户光纤改造,这些指标分给电信联通,然后电信联通再分到各个省市去执行。

对于运营商来说,光纤改造成本高,就会将压力转嫁给设备提供商。此外,原来一个工作人员一天内能够上门开通十户ADSL宽带,光纤改造每天两个人只能开通两户,运营商自己的人都忙不过来。

物业收取进场费是运营商困扰的另一个问题,小区或楼盘建设用地内的“红线内区域”,是运营商进入小区的关键节点,需要发展商、物业管理方与运营商协商。一旦发展商、物业管理方与运营商“谈不拢”,运营商就没法进入小区运营宽带。

此外,有些小区全面改造就把原有的铜线给断掉,用户反感。还有些用户原本享受宽带优惠套餐,改造后资费增加。同时,有些运营商还出了规定,限制用户接入终端数量,影响用户体验。还有一些老楼没有埋管道,要光纤改造就必须打个孔把线拉到家里,有些用户不满意。

专家支招破解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光纤宽带体验不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还没有形成宽带服务商相互竞争的格局,另一个是物业门槛高,宽带服务商要进入小区需交入场费。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用户有足够多的选择,情况就会改善。

付亮还说,“部分地区的运营商能够宣称对不达标宽带进行赔偿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但赔偿条款确实存在模糊性,所以宽带测试标准应尽快出台。”

另据《京华时报》报道,一家国际电信设备商去年公布的新技术“VDSL2Vectoring”已实现了在使用铜缆的条件下将家庭带宽提升至100M。这一方式可以说是解开光改“入户难”症结的灵丹妙药。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表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物内部并没有预埋光纤线路,要大规模实施光纤入户,就意味着要在现有的建筑内部重新铺设光缆。光纤本身不耐拉力和弯曲的特性,决定了光纤的布设比铜缆困难得多。因此他认为,“光纤+铜线”的组合方式可以作为目前宽带网络发展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剑秋教授认为,光纤入户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而且现在光纤的成本已经降得很低,光纤入户就应该全力推进,而不是所谓的“循序渐进”。他还强调,光网建设并不是要搞一刀切,不是必须家家做到光纤覆盖,还是要给用户选择权,“光纤+铜线”的方式可以作为光纤改造的补充方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