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Resty学习笔记(五) table库,openresty学习笔记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OpenResty初级里面剩余的知识,包括lua的table库,日期时间函数,文件处理以及lua的数学库的知识。table是lua应用里面经常能用到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一下,还有lua的文件处理,都应该是比较常用的。
不过像日期时间函数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因为在 OpenResty 的世界里,不推荐使用这里的标准时间函数,因为这些函数通常会引发不止一个昂贵的系统调用,同时无法为 LuaJIT JIT 编译,对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推荐使用 ngx_lua 模块提供的带缓存的时间接口,如 ngx.today, ngx.time, ngx.utctime, ngx.localtime, ngx.now, ngx.http_time, 以及 ngx.cookie_time 等。
还有数学库我们一般用到比较多的可能也就是像随机数,最大值最小值,之类的,可以用到的时候再看,这里我们也先不做详细的讲解了。
下面来着重看一下table库:
首先强调一下,在 Lua 中,数组下标从 1 开始计数的,这一点在之前讲数据类型的时候已经讲过,二话不说,先上例子:

local color={first="red", "blue", third="green", "yellow"};
print(color[1]);
print(color[2]);
print(color[3]);
print(color[4]);
print(color['first']);
print(color['third']);
output:--------->
#luajit demo.lua
blue
yellow
nil
nil
red
green

很奇怪为什么color[1]输出的不是red而是blue,而color[‘first’]则能输出red,这是由于在 Lua 内部实际采用哈希表和数组分别保存键值对、普通值,所以虽然是一个table,但实际不是保存在一个类型里面的,因此不推荐混合使用这两种赋值方式。还有从其他语言过来的开发者会觉得比较坑的一点是,当我们把 table 当作栈或者队列使用的时候,容易犯错,追加到 table 的末尾用的是 s[#s+1] = something,而不是 s[#s] = something,而且如果这个 something 是一个 nil 的话,会导致这一次压栈(或者入队列)没有存入任何东西,#s 的值没有变。如果 s = { 1, 2, 3, 4, 5, 6 },你令s[4] = nil,#s 会令你“匪夷所思”地变成 3。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table所提供的库函数:
1.table.getn:获取长度
对于常规的数组,里面从 1 到 n 放着一些非空的值的时候, 它的长度就精确的为 n,即最后一个值的下标。 如果数组有一个“空洞” (就是说,nil 值被夹在非空值之间), 那么 #t 可能是指向任何一个是 nil 值的前一个位置的下标 (就是说,任何一个nil 值都有可能被当成数组的结束)。这也就说明对于有“空洞”的情况,table 的长度存在一定的 不可确定性。

local tblTest1 = { 1, a = 2, 3 }
print("Test1 " .. table.getn(tblTest1))
print("Test1 " .. #tblTest1)
local tblTest2 = { 1, a = 2, 7, nil, b = 4, 3, c = 5 }
print("Test2 " .. table.getn(tblTest2))
print("Test2 " .. #tblTest2)
local tblTest3 = { 1, a = 2, 7, b = 4, 3, c = 5 }
print("Test3 " .. table.getn(tblTest3))
print("Test3 " .. #tblTest3)
local tblTest4 = { 1, nil, 2, nil }
print("Test4 " .. table.getn(tblTest4))
local tblTest5 = { 1, a = 5, 2 , nil, 3, nil, 4, nil }
print("Test5 " .. table.getn(tblTest5))
local tblTest6 = { 1, 2,nil, a = 5, nil, 3, nil, 4, nil }
print("Test6 " .. table.getn(tblTest6))
output:--------->:
luajit demo.lua
Test1 2
Test1 2
Test2 4
Test2 4
Test3 3
Test3 3
Test4 1
Test5 6
Test6 2

比如TEST5中最后一个nil前才被认为是结束,而TEST6中第一个nil就被认为是结束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要在 lua 的 table 中使用 nil 值,如果一个元素要删除,直接 remove,不要用 nil 去代替。
2.table.concat (table [, sep [, i [, j ] ] ])
对于元素是 string 或者 number 类型的表 table,返回 table[i]..sep..table[i+1] ··· sep..table[j] 连接成的字符串。填充字符串 sep 默认为空白字符串。起始索引位置 i 默认为 1,结束索引位置 j 默认是 table 的长度。如果 i 大于 j,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local a = {1, 3, 5, "hello" }
print(table.concat(a))              -- output: 135hello
print(table.concat(a, "|"))         -- output: 1|3|5|hello
print(table.concat(a, " ", 4, 2))   -- output:
print(table.concat(a, " ", 2, 4))   -- output: 3 5 hello

3.table.insert (table, [pos ,] value)
在(数组型)表 table 的 pos 索引位置插入 value,其它元素向后移动到空的地方。pos 的默认值是表的长度加一,即默认是插在表的最后。

local a = {1, 8}             --a[1] = 1,a[2] = 8
table.insert(a, 1, 3)   --在表索引为1处插入3
print(a[1], a[2], a[3])
table.insert(a, 10)    --在表的最后插入10
print(a[1], a[2], a[3], a[4])

-->output
3    1    8
3    1    8    10

4.table.maxn (table)

返回(数组型)表 table 的最大索引编号;如果此表没有正的索引编号,返回 0。+

当长度省略时,此函数通常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来计算 table 的末尾。因此用这个函数省略索引位置的调用形式来作 table 元素的末尾追加,是高代价操作。

local a = {}
a[-1] = 10
print(table.maxn(a))
a[5] = 10
print(table.maxn(a))
a[6] = nil
print(table.maxn(a))
output------->:
luajit demo.lua
0
5
5

此函数的行为不同于 # 运算符,因为 # 可以返回数组中任意一个 nil 空洞或最后一个 nil 之前的元素索引。当然,该函数的开销相比 # 运算符也会更大一些。
5.table.remove (table [, pos])

在表 table 中删除索引为 pos(pos 只能是 number 型)的元素,并返回这个被删除的元素,它后面所有元素的索引值都会减一。pos 的默认值是表的长度,即默认是删除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local a = { 1, 2, 3, 4}
print(table.remove(a, 1)) --删除速索引为1的元素
print(a[1], a[2], a[3], a[4])

print(table.remove(a))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print(a[1], a[2], a[3], a[4])

print(table.remove(a,10))   --删除索引之外一个元素
print(a[1], a[2], a[3], a[4])
output-------->:
1
2       3       4       nil
4
2       3       nil     nil

2       3       nil     nil

删除范围外的元素并不会报错,返回值为nil。
6.table.sort (table [, comp])

按照给定的比较函数 comp 给表 table 排序,也就是从 table[1] 到 table[n] ,这里 n 表示 table 的长度。 比较函数有两个参数,如果希望第一个参数排在第二个的前面,就应该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如果比较函数 comp 没有给出,默认从小到大排序。

local function compare(x, y) --从大到小排序
   return x > y         --如果第一个参数大于第二个就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end
local function min(x, y) --从小到大排序
   return x < y         --如果第一个参数大于第二个就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end

local a = { 1, 7, 3, 4, 25}
table.sort(a)           --默认从小到大排序
print(a[1], a[2], a[3], a[4], a[5])
table.sort(a,min)           --从小到大排序
print(a[1], a[2], a[3], a[4], a[5])
table.sort(a, compare) --使用比较函数进行排序
print(a[1], a[2], a[3], a[4], a[5])
output-------->:
1       3       4       7       25
1       3       4       7       25
25      7       4       3       1

table 其他非常有用的函数

LuaJIT 2.1 新增加的 table.new 和 table.clear 函数是非常有用的。前者主要用来预分配 lua table 空间,后者主要用来高效的释放 table 空间,并且它们都是可以被 JIT 编译的。具体可以参考一下 OpenResty 捆绑的 lua-resty- 库,里面有些实例可以作为参考。*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