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Win、Linux三系统Macbook Pro硬盘升级后数据还原记


  已然说过,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依。一个偶然的缘故,使我决定将我的MBP的内存升级到8G。然而,其实较之于内存的升级,对我而言更有必要的,应该是硬盘。320G的硬盘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在决定购入一条新4G内存的同时,我也开始寻找一块大容量的硬盘。内存的选购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我的MBP原配的就是三星的内存,而我又在韩国,除了三星也就别无选择了,因为国内出名的威刚、金士顿、海盗船等品牌在这里几乎没有。不过,说起内存,我倒是有那么一点儿的不爽,因为刚刚收到的这条新内存跟MBP里原配的内存虽然都是三星的,但是产地并不相同,PCB板的颜色也不相同,更重要的是连具体的型号都不相同。我还真是担心这两条内存不能完美兼容,不过,从暂时的测试信息反馈来看,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才行。而硬盘的选择则颇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纠结。我对于硬盘容量的追求可以说是穷奢极欲的,如果现在可以买得到1 yottabyte的硬盘,我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的,当然,要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内才行。反正,后来我发现,如今最大的笔记本硬盘就是西数的1T蓝盘了,价格也不是很贵,还算比较有性价比。不过,后来在了解硬盘的评价的时候,就发现这块最大容量的硬盘质量堪忧。许多国外的网友反映硬盘容易发生故障以及在MBP下面出现Smart测试失败的现象,不免使我投鼠忌器起来。为了保险其见,我最后终于还是按捺住了对tera的欲望,退而求其次,选了一块seagate的750G。说起来,我跟seagate渊源还是颇深的,巧的是,我当年省吃俭用花大价钱买的第一块20G的seagate当时的价格正好是750元。总而言之,买了条三星的4G,又买了块seagate的750G,顺带着又买了一套45in1的螺丝刀工具套装。我的MBP升级之路也就算开始了。

  原本,这一路下来,我都有拍照的,但是因为将相机忘在了家里,所以这会儿也没有办法上照片。明天有时间再另发文上照吧,应该可以一气发好几篇了。所以,今天就先不说拆机换硬盘的过程了,单说恢复数据的经历。

  已然说过,我在原来的320G硬盘里面安装了Mac OS、WIN7、Ubuntu三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个系统里面都已经安装了许多的软件,如果换了硬盘以后都重安装的话,真的会把人累得吐血身亡。所以,我的思路就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分区对拷,这样可以节省许多的时间和工作量。

  Mac系统本身的恢复是非常方便的,因为Mac自带的磁盘工具就有将分区备份为镜像、以及将分区恢复至其它分区的功能。我是直接将刚买回来的硬盘就装到MBP里面去的,然后将原配硬盘装到了移动硬盘盒中。本来呢,虽然新款的MBP不支持U盘启动其它的操作系统,但是苹果自家的系统却是可以启动的。但是,我怎么反复重启都不能从移动硬盘启动。后来我一想,对了,原来好像在rEFIt里面将从USB设备启动给禁用了。没办法,只好用光盘引导了,好在也不是特别麻烦。

  放入光盘,然后等待系统文件装载完毕,进入系统安装界面。在顶部的菜单栏选择磁盘工具,然后对新硬盘进行分区。分区之后,将移动硬盘上原来的Mac分区作为源分区,将新硬盘的某个分区做为目标分区,恢复,差不多一个多半小时,恢复完毕。重新开机,从硬盘引导,可以正常进入系统。先前安装的所有软件都在,数据跟原来一模一样,只不过,spotlight会重新搜索硬盘一遍。至此,Mac OS恢复完毕。

  接下来,我是准备恢复Win7的。本来之前我已经安装了Mac版的Winclone,但是这个软件不能直接双盘对拷,必要先将分区保存为镜像,然后再将镜像恢复成分区,实在是比较弱智麻烦。我在磁盘工具中看到,移动硬盘上的WIN7分区的图标是亮的,也就是说Mac系统看起来可以将WIN7也恢复到新硬盘上。我就试了试,不过,以失败告终。错误提示,两个分区的格式不一致。移动硬盘上的WIN7分区是NTFS格式的,而Mac OS的却是HSF格式的,因此,硬盘工具不能完成恢复。那么我就想把新硬盘上的分区给格成NTFS格式呗,可是Mac OS没有这功能,所以后来又刻了Ubuntu的盘,用Linux下的Gparted完成了分区的格式化操作。随后,再次进入Mac OS,并重新尝试恢复WIN7分区,仍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应该是MacOS不支持NTFS分区。这一条路没有走通。

  Ubuntu分区的容量稍微小一些,所以我后来决定先恢复Ubuntu。Ubuntu的恢复要用到Clonezilla。这款软件宣称支持包括Windows、Linux、Mac OS等众多的操作系统的备份、恢复和对拷。我本来也打算用它来恢复WIN7的,但是我原来的分区要比现在的分区大,Clonezilla不支持大分区到小分区的拷贝。所以,后来就先对拷了Linux。这个没有花多少时间,因为本身Linux容量就很小。对拷完毕后,重启电脑,选择Ubuntu,没有看到Grub的菜单界面,而是左上角只有一个光标在闪烁。Ubuntu有没有被完美恢复还不好说,但是这个时候不能进Ubuntu,却是应该的事情。因为Ubuntu引导需要的Grub原来是安装在分区的PBR里面的,而要使用PBR就必须要从MBR引导,但是我还没有恢复WIN7,当然也没有恢复由WIN7控制的MBR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恢复WIN7。

  Mac磁盘工具不行,Clonezilla也不行,最后只好又将希望寄托在了Winclone身上。实际证明,Winclone果然比自己想象的要垃圾。费了半天的工夫备份出来一个镜像,结果居然是将整个分区的所有数据都备份,连空白数据也不放过。那自然是没有办法恢复到小分区里了。

  到这里,似乎已经走入了死胡同。靠软件来实现对拷恢复应该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么,是否能够通过将数据拷贝到新硬盘分区,然后用WIN7安装光盘恢复MBR来实现手工WIN7的拷贝呢?请拭目以待。

  在寻思WIN7恢复方案的同时,意外地解决了Ubuntu的引导问题。由于Ubuntu是由PBR来实现引导的,所以实际上它根本不需要MBR的信息。那么,先前出现的Ubuntu不能启动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我在使用Clonezilla恢复Ubuntur过程中并没有恢复PBR的引导信息。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安装一下Grub2引导器就可以了。这一步可以使用Ubuntu的安装CD来实现。具体的操作方法参见:How to Install Grub2 From Live CD?

  WIN7分区的数据还在拷贝当中,究竟能否以这种方式来实现成功引导WIN7呢?只好继续拭目以待了。

  *************************************************

  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复制工作,终于将原来WIN7分区的所有数据复制到了新硬盘分区。不过,在复制的过程中,出现过若干文件不能复制的情况。但从后来的测试来看,这些文件对于WIN7的运作似乎没有太大影响。而这个复制工作,我是在Ubuntu下面进行的,虽然可能由于系统架构的原因,复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我别无选择。因为Mac不能访问NTFS分区,而WIN7又不能从移动硬盘引导,所以只好用Ubuntu了。

  文件复制完成后,用WIN7安装光盘修复一下系统,重启后就可以正常进行系统。进入系统中发现,资料、应用程序以及桌面的边栏设置等等都跟原来的一样。

  但是,这个迁移的过程并不是十分完美。我在使用WIN7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如下的问题:

1.开机进入WIN7的时候,总是会弹出两个记事本文件,大概跟桌面设置有关系。

2.每个文件夹下面都会生成一些奇怪的文件,有些删都删不掉。

  目前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有时间继续研究。

  *************************************************

  决定放弃前面刚刚提到的Windows恢复方案,因为我刚刚发现硬盘的分区方式有些问题。我准备换回原来的分区方式,并且给WIN7分区更多的空间,这样我应该就可以使用Clonezilla来恢复WIN7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