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I2C驱动架构全面分析


  I2C是philips提出的外设总线.

  I2C只有两条线,一条串行数据线:SDA,一条是时钟线SCL ,使用SCL,SDA这两根信号线就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它方便了工程师的布线。

  因此,I2C总线被非常广泛地应用在EEPROM,实时钟,小型LCD等设备与CPU的接口中。

I2C子系统之at24c02读写测试
I2C子系统之ioctl()
I2C子系统之at24c02简介
I2C子系统之总结
I2C子系统之内核中I2C子系统的结构
I2C子系统之I2C bus初始化——I2C_init()
I2C子系统之platfor_device初始化——smdk2440_machine_init()
I2C子系统之platform_driver初始化——I2C_adap_s3c_init()
I2C子系统之I2C总线时钟频率设置
I2C子系统之adapter device和client device注册——I2C_add_number_adapter()
I2C子系统之__I2C_first_dynamic_bus_num变量的相关分析
I2C子系统之 adapter driver注册——I2C_dev_init()
I2C子系统之write()

Linux下的驱动思路

  在linux系统下编写I2C驱动,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I2C设备当作一个普通的字符设备来处理另一种是利用linux下I2C驱动体系结构来完成。下面比较下这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优点:思路比较直接,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了解linux中复杂的I2C子系统的操作方法。
    缺点
   要求工程师不仅要对I2C设备的操作熟悉,而且要熟悉I2C的适配器(I2C控制器)操作。
   要求工程师对I2C的设备器及I2C的设备操作方法都比较熟悉,最重要的是写出的程序可以移植性差。
   对内核的资源无法直接使用,因为内核提供的所有I2C设备器以及设备驱动都是基于I2C子系统的格式。   第一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第二种方法的缺点,
  第一种方法的缺点就是第二种方法的优点。    

I2C架构概述

    Linux的I2C体系结构分为3个组成部分
  I2C核心:I2C核心提供了I2C总线驱动和设备驱动的注册,注销方法,I2C通信方法(”algorithm”)上层的,与具体适配器无关的代码以及探测设备,检测设备地址的上层代码等。
  I2C总线驱动:I2C总线驱动是对I2C硬件体系结构中适配器端的实现,适配器可由CPU控制,甚至可以直接集成在CPU内部。
  I2C设备驱动:I2C设备驱动(也称为客户驱动)是对I2C硬件体系结构中设备端的实现,设备一般挂接在受CPU控制的I2C适配器上,通过I2C适配器与CPU交换数据。    

linux驱动中i2c驱动架构

 

  Linux的I2C驱动框架图

 

  上图完整的描述了linux i2c驱动架构,虽然I2C硬件体系结构比较简单,但是i2c体系结构在linux中的实现却相当复杂。

  那么我们如何编写特定i2c接口器件的驱动程序?就是说上述架构中的那些部分需要我们完成,而哪些是linux内核已经完善的或者是芯片提供商已经提供的?

 

更多详情见请继续阅读下一页的精彩内容: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