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所有的IPv4和IPv6互通方案,都没有解决P2P通信的问题。”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副总工徐建锋说,现在互联网上50%到60%的应用是P2P通信,而网间互联互通的流量也需要准确预测,这些问题都需要ISP和ICP协同解决,“当然,随着应用网络的规模扩展,互联互通的流量会趋于平稳,而P2P的通信就可以在IPv6内部网络中解决,没有必要再通过IPv4和IPv6跨网完成,所以我们互通也不会成为长期的瓶颈。”

徐建锋同时表示,IPv4和IPv6的过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预计至少将持续1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运营商、内容厂商需要划定清晰的界限,解决各自的问题。

不过,由于IPv4地址枯竭已经迫在眉睫,运营商、其他产业环节乃至各国政府都已经全面加快IPv6的推动速度。

赵慧玲透露说,事实上,中国电信最近两年已经建成的CN2等核心网,其实已经完全具备兼容IPv6网络的能力,下一步就在Chinanet等网络上也会同时支持IPv4和IPv6。而据中兴等设备厂商负责人透露,目前中移动、新联通等运营商在骨干网、核心网建设过程中,早已未雨绸缪地要求各厂商设备兼容IPv6。

4月15日,神州数码也对外宣布,该公司已于2009年2月12日全球范围内首获IPv6 Ready DHCPv6 Server认证,其网络产品也在国际上率先通过IPv6 Ready DHCPv6 Server和Relay功能的测试,推动了DHCPv6技术在园区网中的再次广泛应用。

“地址资源是网络发展的基础,也是运营商本身发展的需要。通信产业的效益来自于规模效应,只有运营商有能力启动大规模IPv6网络的建设。”徐建锋说,3G大规模商用后,移动互联网和IPTV则是发展IPv6用户的较佳切入点,“移动互联网对地址需求量巨大,并且相对来说是一张新网,可以在网络和业务更新升级中逐步部署IPv6。”

网络资源新版图

在业界看来,在IPv6正式商用之后,IPv4与IPv6的过渡有望迅速展开,从而缓解互联网地址不足的危机。

4月15日,全球IPv6论坛正式宣布,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内为网站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IPv6服务认证,分别授予IPv6 WWW和IPv6 ISP证书。

这意味着,IPv6由此正式进入商用。

对此,各国反应积极。Jacques Babot透露,在过去1年中,欧盟委员会已经向成员国发出了多个旨在促进IPv6发展的公告,并鼓励成员国通过公共的采购推动其进展。

“我们预计,明年实现欧洲25%有用户,以及100个欧洲顶级商业、政府网站接入IPv6。”Jacques Babot告诉记者,第一个25%相当重要,将为后续的逐渐过渡创造条件。

“政府来说,IPv6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需要更多的地址增加他们的公共服务。”合作开发组织OECD)的经济学家Karine Perset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对IPv4也有一些竞争担忧,因为新的进入者如果无法得到足够的IPv4地址,就必须要通过IPv6重新获得资源,甚至取得竞争优势。

徐建锋也认为政府的政策是推动IPv6发展的根本力量,他建议,中国政府可以考虑强制要求网络运营商和主流应用提供商在三年内全面支持IPv6,政府网络及其对外公共服务网络也应如此,而三年的期限则为2010年至2013年。

“目前IPv6产业链停顿的原因,是缺乏用户规模,如果达到300万活跃用户时,产业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起点。”他说。

而据胡启恒透露,中国政府也已经把下一代互联网纳入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并且正在进一步制定行动计划。

此前,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已于2008年宣布,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由前期的试验转向试商用,目标是在2010年年底之前完成试商用,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大规模的商用。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也被作为振兴工程之一。今年2月,国务院还在“振兴计划”中特别强调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根据该规划,我国未来将发展100个大型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100所高校支持IPv6。

“IPv6认证启动后,用户登录和浏览各大网站及采用互联网相关服务时,将能选择并体验支持IPv6的新一代互联网。这对于我国推动IPv6试商用,以及v4/v6平滑过渡具有极大促进意义。这也是首次由中国公司主导全球IPv6认证标准。”刘东告诉本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IPv6的地址资源充裕,但各国对其地址资源的争夺依然激烈。

“中国大陆是继美国之后,IPv4地址最大的持有者,其后才是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这是我们对比11个国家后得出的结论。”Paul Wilson说,反映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迅速,但在IPv6的地址指派上,中国的数量还排在日本之后。

  1. 发改委:2010年底前要发展50万IPv6用户
  2. 华为IPv6技术领先大规模应用下一代互联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