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鲜为人知的WAPI正名运动(1)


一、概述

近几天来,有几件事情的发生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些事件之间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联,但如果串联起来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可以说是令人震惊和鼓舞的结论,那就是:数年来封压着中国标准的坚冰已经被打破,正在瓦解融化之中。

本文除了指出和证明这一现象之外,也试图对导致标准坚冰被打破的原因做一些分析。笔者认为,在突破标准坚冰的过程中,WAPI(中国宽带无线局域网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WAPI就像一把钢锥,在坚冰上戳出了许多窟窿,导致其瓦解。本文用2005年底发生的一场鲜为人知的“WAPI正名运动”为例,来说明中国是如何巧妙地化解了国际上对中国标准的歧视和偏见。

二、坚冰已经融化

近几天来,围绕WAPI标准发生了几个重要进展。首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中国WAPI框架方法标准已经获得ISO/IEC JTC1 SC27的接纳和立项。这标志着WAPI技术的优越性在国际上进一步得到承认。在国内方面,WAPI技术标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将有大量的产品上市。在政府采购领域,采购目录将被更新,扩大到100多个产品。

这一切都表明,WAPI的国内推广应用正在按照设想,按部就班地稳步推进中。必须指出,自2006年1月以来,WAPI的国内推广就已经展开,并不断地取得应用领域上的突破。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当年(2004年初)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推广活动并没有引起来自国外的强烈反弹。当初对WAPI的抵制、批评和抗议,现在突然一下子都销声匿迹。看来,WAPI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在国际和国内都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

不仅WAPI如此,其他的中国标准也表现出勃勃生机。比如,国产3G标准已经面临即将大规模商用的前景。AVS标准也在其他重要国家标准中得到采用。新标准更是层出不穷。按照国家标准委的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每年制订八千至一万项国家标准。这真应了当年“千万个WAPI站起来”的预言。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标准万舸竞渡的繁荣局面相对照,对中国制订自主标准的海外批评也一下子变得风平浪静。想当年,曾经有几位高官联名写信给中国政府施压,要求停止制订“中国标准”。有一位部长级高官在访华后宣称:“标准问题是双边经济关系中三个主要障碍之一”。真是给人以“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但是,现在围绕中国标准的争论已经停止,也不再成为中外贸易谈判中的艰难课题。比如,在刚刚结束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所谓十大议题中,看不到任何有关标准的话题。这意味着,中美之间已经取得了共识:尽管中国标准的制订和应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分歧的议题。在中欧之间,目前双边贸易会谈中,也不再看到任何关于标准的争论。

这充分说明,多年来封压着WAPI和中国标准的坚冰已经被突破。中国标准已经获得了自由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稳步发展的国内空间。

三、时间换空间,沟通换理解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坚冰是如何被突破的?是什么力量导致了中国标准命运的大逆转(如WAPI)?为什么WAPI被称为“九命怪猫”,打不死,压不跨?是什么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撑着WAPI和其他中国标准渡过难关?

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发生如此决定性的转变,其背后必然有复杂的原因和许多力量的作用。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决定性因素,我认为应该是国家领导层的英明决策,及其所体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

就拿WAPI为例,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内先后采用了“推迟实施,以时间换空间”,“加强交流,化解阻力”,“加强理论研究,谋定而后动”,“推动自主创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等一系列的方针,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扭转了局势。

以时间换空间:2004年4月,在华盛顿会议上,中方同意推迟WAPI在国内的实施,但并没有承诺废除WAPI。从当时情况来看,由于在标准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和众说纷纭的局面,推迟实施,以便容许各方进行充分的研究、交流和沟通,这可以说是一个慎重从事的决策。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推迟实施后的两三年内,虽然在时间上有一些延误,但是在国内外更广泛的沟通交流,为WAPI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

交流:在2004年7月开始,WAPI标准就转入国际标准推进过程。表面看来,这一过程是以成为国际标准为目标,但真正有意义的是,通过这一过程,进行国际沟通交流,消除误解,为中国标准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这才是被称为“中国标准战略试金石”的WAPI真正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WAPI在国际标准推进过程中是忍辱负重,放弃小利,顾全大局。WAPI的工作,为化解中国标准的国际阻力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

研究:在加强国际交流的同时,国内的标准战略理论研究也得到重视,并使得思想认识逐步清晰,从而为具体实践,包括WAPI国际标准谈判,提供了战略性支持。从而导致了2004年11月奥兰多会议上第一次反击的全面胜利。

决策:在标准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具体成果后,国家适时地做出了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以自主创新推动科技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用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国家的意志,从而为第一线的国际谈判工作提供了坚定的支持。比如,当中国代表团15人全体退出德国法兰克福会议的当天,信息产业部就批准了一个久悬未决的国家标准,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当WAPI进入投票程序时,国家几个部委联合发出了将WAPI纳入政府采购的通知,对WAPI的安全和先进性能予以了肯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意志,战略方针,政府决策,优秀的技术,国际沟通等策略的共同作用,为中国标准提供了坚定的支持,从而逐步夺回了标准话题上的主动权。这也为WAPI在国际标准谈判中有了更大的迂回空间,从而可以采用更大胆的策略,以求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广泛的权利。

目前WAPI的局面应该是“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策略的体现。这一策略在过去几年中,指引WAPI跨越了重重难关,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也将会指导WAPI的未来发展。这是根据WAPI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所做出的明智策略选择。比如,WAPI不在SC6内“归零”(也就是重新立案),而是在SC27内进行框架方法标准立案,这其中就有深远的考虑。

所以,尽管遭遇到重重困难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WAPI却仍然健在,而且前景看好。尽管中国标准受到海外的诋毁抹黑,却是后浪推前浪,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冒尖。这些都说明,用高超的中华智慧来处理问题,任何难题都能够克服。

四、国际正名运动

为了让上面的观点更令人信服,下面就举一个至今尚未为人所知的一个“为WAPI正名”的故事。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国际交流沟通后,中国对WAPI的特点和处境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也有了更强的自信,便在国际上展开了一系列为WAPI正名的活动。在当时的情况下,为WAPI正名,也就等于是为中国标准正了名。2005年底一场国际性标准化高层论坛上的一场大论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2005年12月中旬,由升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和微软公司主办的一个国际性标准化高层论坛会议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参会者有主要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标准化官员,学者,律师和大型跨国公司如思科,IBM等约70多名代表。中国也收到邀请,第一次派出了由官员和学者组成的8人代表团参加。

在会议中,中国代表团成员积极参与会议讨论,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出了精湛的标准化理论和实践的功力,受到会议的一致称赞。比如,在讨论“开放标准”的定义时,中国代表团成员指出,欧洲正在考虑的定义有一个缺陷,没有考虑到“标准的维持开放”这一问题。中方代表提出,开放标准应该包括“原来开放,就必须持续地保持开放”这一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开始开放,取得垄断地位后就封闭标准”这一属于垄断行为的问题。这个观点立即引起欧盟代表的重视,并对此表示感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