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IVI


IVI方案是由CNGI-CERNET2的研究人员清华大学李星教授提出的IPv4和IPv6的翻译技术。IVI的说法灵感来源于罗马字码,IV是四,VI是六,所以IVI可代表IPv4和IPv6过渡和互访。IVI的理念是将IPv4地址嵌入到IPv6地址形成一个具有specfic-prefix的IPv6地址,这个地址配置在IPv6网络的用户或者服务器上,此IPv6用户或者服务器可以直接访问IPv6域用户和业务,也可以通过XLAT设备访问IPv4域的用户和业务。同时,IPv4网络的用户和业务可以直接访问这个内嵌的IPv4地址,通过XLAT设备后转换为IPv6报文访问到实际的用户和服务器。

在这个IPv4嵌入到IPv6地址后,这个内嵌的IPv4地址不能再被配置到IPv4域的任何终端上,即这个IPv4地址已经被这个IPv6终端占用了。

IPv4域的用户只能访问这类内嵌IPv4地址的IPv6用户或者服务器,并且经过XLAT设备后,IPv4网络的用户地址被嵌入到一个特定前缀的IPv6地址中,作为在IPv6网络的唯一识别,因此这个特定前缀的IPv6地址段也将不能再被配置到IPv6域的任何终端中。

但是,IVI是1:1的无状态映射,即每个IPv4地址对应一个IPv6地址,这个设计在网络的初期是可以应用的,但随着IPv4地址的枯竭,提高IPv4地址利用率的需求不断提升,清华大学李星教授等研究者提出了在IVI的基础增加了地址复用的概念,形成dIVI,即将代表端口段属性的PSID嵌入到IPv6地址中,并设计了一套严格的端口映射算法,这样就形成了1:N映射。这和之前介绍的A+P的概念类似,只是dIVI采用了无状态地址翻译的方式进行部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