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与Intel的交战过程中,AMD获胜的场合通常并非硬碰硬的战斗,而多数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战役。历史上看,AMD的几次重大胜利都是通过攻击Intel的弱点和漏洞取得的。比如,当年Intel高调宣布开发EPIC指令集设计的安腾64位处理器时,AMD就推出了X86-64的方案,结果在服务器市场大获成功;又比如,在Intel迟迟未能推出QPI点对点总线界面技术,而不得不继续沿用老旧的共享式前端总线设计时,AMD就迅速向多插槽服务器市场推出了Hypertransport点对点互联技术;再如当Intel不遗余力推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RAMBUS内存技术,以及后来的高耗电型FB-DIMM内存技术时,AMD则坚守DDR战线,因此保持了其系统平台早性能/功耗比方面的优势。

可以说目前Bulldozer攻击的主要目标还是服务器市场,但目前为止,Intel公司的传统服务器平台产品线并没有明显的缺点和漏洞可以攻击,其至强产品线目前正如日中天。当然在移动平台领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这并非本文的主题,会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介绍)。

不过,请大家注意我上面所说的是“传统服务器产品线”,目前Intel的服务器产品中比较欠缺和忽视的是低功耗,高密度的云计算服务器,而目前ARM和一些新兴企业如SeaMicro等则正在瞄准这个漏洞进行突破。

所以,假如让我来运营AMD的话,我会把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用Bobcat产品为核心,构建一整套低成本,低功耗,高密度的云服务器平台方面。连Intel高管Justin Rattner自己也承认,至强这类处理器运行某些云服务器应用时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我认为AMD此时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上网本和传统的服务器处理器产品上,而应该把精力投放在云服务器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击中Intel当下的最大软肋。Intel目前的有关产品还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而AMD如果能够把Bobcat产品投放到云计算服务器市场,一定会取得不小的成功。

AMD会这么做吗?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么Bulldozer的性能最好是能够登峰造极,否则他们的出路将非常有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