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网络的升级之路(1)


在玛雅人的故事里,2012是世界末日或者说是新世界的起源之时。但实际上,这一年与其他年份一样,仍是按照既定的规律在向前推进。网络传输速度突飞猛进,无线网络正在经历向千兆升级的过程,有线网络的接入却正在从千兆走向万兆,核心层40G开始有用户应用,而100G在企业网络的应用仍需时日。性能优化与速度升级同步进行,当Gartner把无线与有线接入作为同一个魔力象限发布的时候,无线网络的作用被进一步肯定,同时也对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接入网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之时,核心网络的升级势在必行,去年的时候大二层网络仍在探讨,而SDN则成为今年核心网络的重要话题,掀起一阵飓风。

站在2012年的尾巴上看这一年,都有哪些需要记住?外面大雪纷飞,不妨围炉而坐,回顾一番。

有线网络:40G崭露头角 大二层开始应用

回想40G/100G,要从2006年开始,当年IEEE着手制定100G标准,2007年的时候, IEEE把单纯的100G开发扩展成包括40G和100G以太网的标准802.3ba,标准正式通过拖延到了四年之后的2010年6月,第一批产品发布是从2009年年底面世。

标准的制定曲折走过了四年,但是相比于应用而言,仍是一段很短的路。2012年是40G产品在国内企业网应用的真正开局之年。“锐捷网络的40G今年在国内有30多个案例。” 锐捷网络有限公司产品营销部数据中心产品经理蒋波在谈到这一成绩时非常兴奋。这些产品主要应用在三种场景中:数据中心之内的的ToR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的互联;应用网络虚拟化技术时,两台或者多台核心交换机的互联;在某些园区网中把40G分为4个10G来应用。锐捷网络并不是个例,在政府、教育、医疗等行业已经开始有各品牌的 40G以太网产品进入到数据中心当中。互联网领域的接受程度同样很高,“我们正在考虑明年在核心网络上使用40G。”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数据中心架构师庞俊英这样对记者表示。

价格下降和性能需求是40G开始应用的重要原因。在标准刚刚发布的2010年,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上的一条40G以太网链路的费用大约是8000美元,是10G链路价格的6至7倍。现在看来,单个40G端口要比4个捆绑的10G端口要更为便宜,并且“捆绑可能产生隐患比较大,在大数据流时会被击穿,这是我们的非常深刻的教训。” 庞俊英说。

与速度升级并行发生的是网络架构的改变,如果说SDN是今年讨论最热的技术点,那么真正开始走向应用的却是网络扁平化的探索。虽然大二层的概念在今年并没有很大的声音,但是其发展却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从标准来看,SPB已经在今年春天时候获得批准,TRILL基本尘埃落定,仍有部分小的协议在陆续修改中。“大二层是大数据集中环境下、虚拟化技术环境下的切实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网络简化和网络自动化的需要。事实上用户现在就已经厌烦了传统架构下复杂的网络分层结构,解决传统架构下链路低效、手工配置复杂、网络扩展的瓶颈和不能自动化网络都为大二层技术发展带来了契机。” 博科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沈之千这样解读大二层解决现有网络问题的作用。相较于之前的可行性探讨,现在大二层的方案已经开始陆续开始有所应用。比如笔者今年编辑的中华电信HiCloud 云平台和挪威奥斯陆大学国家医院网络。此外,不论是QFabtic在奇虎网络中的落地,还是博科在国内某Web 2.0 公司中采用VCS网络架构实现1000个节点的应用,都是大二层的星星之火。更多应用从2012年开始起步,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非一声惊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