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登场 IT行业的创新与挑战?


奥运已唱罢,世博方登场。同样是举办国际性大型活动,世博与奥运的运作有哪些不同?IT技术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浦东的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与信息化部部长周卫东就此展开了深入交流。

世博IT管理不简单

都是有上百个国际组织参加的大型活动,但由于没有直接的经验可以移植,又比奥运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观众更加不确定,世博IT管理同样不轻松。

记者:奥运期间,我们曾对IT助力科技奥运进行过报道,其中有一个感受,就是通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能上一个大台阶。同样是大型活动,世博会IT管理与奥运相比,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

周卫东:世博会与奥运会组织上确有相似之处,但在IT管理方面区别很大,首先奥运会在IT方面有很多传承已久的遗产,像赛事管理流程、计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软件支持,管理规程也是比较固定的。

世博会情况不同,尤其是2010年这种五年一次的“注册类”世博会。随着主办国的变换,每一次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并不相同。虽然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1851年,历史比现代奥运会还要长很多,但是世博会一贯侧重展示层面?设定一个主题,搭建一个舞台,为世界各国最新的科技、文化产品提供集中展示的空间。由于没有类似奥运会这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此前的多届世博会在管理方面都相对随意、松散。

由于在运作、管理和服务方面,过去没有太核心的软件支持和可直接移植的经验,世博会基本上要依靠举办国和举办地当下的能力来保证。虽然其中也有一些跨国公司参与,但不会像奥运会一样,有一个技术团队跟着在全世界各地走,并保持长时间的合作。世博会的参与厂商基本上每届都换,而且每个厂商都往往只做其中一部分。

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前这个主题已经吸引了2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承诺参展,届时观众可能达到几千万人次。我们世博园的规划面积是5.28平方公里,其中凭票进入的区域也有3.28平方公里。从各方面讲,本次世博会在历史上都算是最大的一次。所以世博会的IT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比较大。

记者:这么看来,世博会在管理方面的挑战并不小,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周卫东:第一点,世博会比奥运时间更长、范围更广、观众更加不确定。除了少部分团体票、和十来天的节庆日票之外,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哪一天来多少观众,因为大部分票都是184天通票,6个月内都是有效的。世博会是集中展示,世博园有多种进出口,陆上的、水上的、地铁的等等,不可能精确统计出哪一天哪一个口进来多少人,更不清楚观众进来以后要看哪些馆。

另外,世博园是重新开发的一个新区,所以里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设施、场馆器材、道路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等等,世博局都是要管的。对我们IT管理部门来说,就是要从头开始管,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开始,包括通信管线,机房、基站、宽带网络的覆盖等等,要保证这些建设顺利进行,规划成功落地。

由于园区内很多场馆都是由参展国家自己来建的,这就要求我们去跟对方协调,园区的整体布局如何落实?参展方又需要哪些信息服务?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整个过程必须听取各方的意见。这是奥运技术部完全不需要考虑的,因为全都是标准场馆。

记者:世博园的前期建设已经开始了,目前我们都在提供哪些技术支持呢?

周卫东:园区建设过程中,整个5.28平方公里的工地管理的信息支持先得跟上去,GIS平台怎么建设?规划的东西如何实现在线?如何使大家能够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上面来讨论各种要素的配合?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过去我们做规划,就是弄一个大沙盘,然后做一些模型在上面,展示性要大于实用性。我们现在要建的是一个虚拟仿真平台,设计规划进去之后,就把效果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依托这个平台,建设各方有什么意见,就直接在系统内修改。而且随着这个系统建设越来越细,虚拟平台与现实逐渐越来越接近,以后一些局部管理也都可以用,像安保、防火等等。

我们希望园区里所用到的信息通信技术是目前最主流的,以保证上海世博会一流的信息服务。像应用水平已经很高的3G,像一些宽带网络技术,再如有线电视等等,那么多国家的人过来,不能只看中国的电视吧?要让他们同时能看到自己国家的电视,这些方面我们都会像奥运一样去要求。

总之我们希望,世博会的信息化应用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服务都是能够上水平的。

IT技术渗透世博

本次世博会,信息技术不仅将在展览中作为工具存在,还将有机会作为主角登陆“信息通信馆”,IT技术深度渗透的上海世博会必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记者:除了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外,我们还将提供哪些信息服务?作为信息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您希望本次上海世博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周卫东:去年我们刚刚上线了一套为参展者服务的系统,很多参展者都还没有来过国内,他们可以远程控制,就是个Intranet。参展者密码登录以后就可以得到他需要的信息,直接在上面填表格,进行各种沟通。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把一些菜单推送给他们。这个平台除了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信息外,每一个参展者都还有一个专门的空间,便于直接交流。建设过程中很多图纸、资料都是涉密的,在这个空间中保证安全。这套系统还在不断完善,实现的办事功能会更多。服务大厅我们也同步开了,以方便提高效率。

参观者服务这一块儿我们也在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不确定,观众进来之后,什么时间到哪儿去?什么地方乘什么车?哪里有什么活动?我们预计世博园每天接待的平均人数是40万,高峰的时候是60~80万。其实每个馆可容纳的人都有限,最大的中国馆每天能容纳的只有几万人,很多人进来以后,可能连中国馆都看不到。事先没有充分的信息发布,观众就非常盲目,浪费很多时间。此外天气情况不同、节假日长短都会给参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