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技术方案已通过论证 年内有望商用(1)


1月11日消息,近日了解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牵头制订的号码可携技术方案已通过论证,目前基础电信企业已开始进行网络改造。2010年移动号码可携也将正式进入测试阶段,移动用户携号转网有望年内实施。

记者从天津、海南两地通信管理局和三大运营商处了解到,目前两地运营商均在分步骤展开内部网络的升级改造工作,其中包括数据库建设、业务网改造、支撑平台建设、BOSS系统的升级等等。

不过,由于各基础运营商的网络规模和改造工作量存在差异,三大运营商号码携带的建设进度也不完全相同。

号码可携原则确定

据电信研究院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号码可携的技术方案已在2009年下半年完成论证。随着方案的制订,实施号码可携的三大原则也被确立:首先,转出和转入运营商对于转网用户不歧视、不优待;其次,原运营商的业务不携带,且目前预付费的余额暂无法实现携带;第三,不涉及结算和互联互通。

其中,第一条原则商用后也将遵循。而结算和互联互通问题,则由于牵扯面广,所以暂未在试点中考虑,而是参照现有的结算体系和互联互通监管办法进行操作。正式商用后可能随着条件成熟,进一步调整。

在用户关注的余额和业务携带方面,由于不同运营商对于余额有不同的定义,业务无法一一对应,所以现阶段也未把余额和业务的携带纳入实验方案中。

中心数据库的部署是号码可携实施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该数据库中存储所有号码携带用户的资料、携带状态及其他号码可携必要信息,以供各经营者查询、交换、储存及激活有关号码可携相关程序或数据。

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中心数据库的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这套数据库系统由国家出资建设,由电信研究院维护。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中心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式,一种是分散式。天津和海南的试点方案采用的是集中式,这也是国际上的主流方案。“采用集中式方案,省去了运营商之间的协调过程。”相关人士解释说,“比如某用户从移动转网至电信,那么关于这个用户的转网信息将全部同步到中心数据库供联通参照,而不需要三大运营商之间再去沟通。”

“本次电信研究院建设的中心数据库的接口标准的规范均由我国自主制订。”专家表示,国际上并没有公开这类技术细节。

同时,对一些更细节的、关系到用户体验的环节,比如转网的时限、周期等问题,方案中也有所考虑,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种种问题,所以需要经过试验之后才能最终确定。据了解,在2009年年底欧盟刚刚通过的电信改革方案中,其把携号转网限定在1个工作日内,我国在实验方案中也正朝这个目标努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