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随市低迷 多方寻路酝酿突围(1)


RFID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变革力的高新技术。然而近些年来,中国RFID市场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迅速井喷。倒是由于RFID与商业和经济紧密相关,在当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下,RFID产业从读写器到标签领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6月3日,由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09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序幕。在开幕式当天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RFID国际峰会”上,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发布了由中国RFID产业联盟与计世资讯联合主编的《2008年度中国RFID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RFID市场的增速将放缓。

旧疾未愈 又遭风霜

“2008年,中国RFID发展已从技术研发阶段进入到应用驱动阶段。”总结2008年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情况,张琪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RFID市场与应用需求增长稳健,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金卡工程RFID应用试点推动了行业应用不断拓宽,规模化应用逐步形成,促进了国内RFID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

诚如张琪所说,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RFID产业链,2008年中国RFID产业链各环节——包括射频芯片设计与生产、封装、读写机具、天线、软件/中间件、系统集成、产品测试、频率管理、信息安全、RFID复合性测试,以及咨询培训等信息服务业建设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2008年度中国RFID发展报告》显示,在金卡工程应用试点的引导下,2008年中国RFID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已达65.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4.8%。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RFID产业旧有的顽疾依然羁绊着这一产业前进的脚步。

“这一年以来,我跟国内外RFID企业交流时,大家都感觉全球RFID应用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快速成长起来。”一位企业代表表示,原以为如沃尔玛等大型企业在中国推行RFID应用后,RFID标签成本会降到一定程度,产业也自然会成长起来,但企业投身于这个行业后却发现,市场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众多RFID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前不久,记者曾对中国RFID用户和潜在用户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标准缺位、成本过高,以及对RFID应用效果的认识不足,用户普遍担心没有标准的RFID会造成频繁更换设备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而某些不成熟的应用更是与业务脱节,巨额的投入可能回报无期。因此,众多用户对RFID应用选择了观望。

计世资讯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的RFID产业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国内的RFID企业将更加缺少规模应用机会; 另一方面,在关键技术的开发上,国内RFID企业将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 再者,由于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国外资金回款慢,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的运作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因素将导致国内RFID企业加紧抢占国内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对此,《2008年度中国RFID发展报告》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RFID市场的增速可能放缓,市场规模将为70.3亿元,比2008年增长20.6%,增幅下降4个百分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