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度基础架构技术发展之路》有感,读水浒传有感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SDF的研发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以及部署在实际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SDF的论文发表在ASPLOS 2014会议上。首先问题来自于实际工业环境:随着数据中心将成为承载互联网用户存储和计算的主要战场,如何设计和改进体系结构以满足大规模系统对性能,成本,功耗以及可扩展性的要求成为新的挑战。可以看到的是百度的ARM云服务器方案解决了存储的成本和功耗问题,而SDF架构则幅度提升了性能的性能(当然也会降低成本和功耗)。


SDF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固态盘的诸多缺陷:其中包括带宽利用率低,空间利用率低以及性能的不可预测性。硬件上的问题需要通过软件来屏蔽以向上层提供性能良好,运行稳定的服务接口。SDF的几个features是:

  • 软件管理数据布局(layout),用算法实现更高程度的并行。
  • 扁平文件系统和I/O stack,分别可扩展性和延迟性问题。
  • 考虑SSD在存储时的硬件特征,读写块尽量与硬件友好。
  • 类似于hadoop的副本机制,取消了数据存储时的校验操作。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百度内部的开发速度之快,之前听赖春波前辈介绍百度ARM云存储服务器的整体设计和开发过程,就对百度内部雷厉风行,风驰电掣的开发效率印象深刻。同样这篇文章也能间接的让人感受到这种气场。比如一个入职两年的硬件工程师和实习生在半年内完成了1万行的verilog代码+3000行的C语言代码;一个工程师用半年的时间将包含100多万行代码的基础库和存储系统代码从x86-64架构移植到ARM-32位架构上的移植并完成测试;高效率的系统原型到上线过程:从20台到100台再到500台再到1000台的迅速扩展。相信他们一定是有非常充足的工作热情才能完成这样在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非常有挑战的任务。

这也让我怀念起在本科毕业设计时,和张胤同学一起用verilog编写了1万3千多行实现了一个六级流水、支持函数跳转、支持中断操作、支持分支预测的全功能MIPS处理器,用C#编写了1万多行的汇编器,自定义了一套编程语言规范和汇编指令,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编写了3000多行的汇编代码(包括贪吃蛇游戏,弹球游戏等等)玩遍了开发箱上的所有外设(键盘,彩色触屏,LED点阵等等)。其中驱动这些外设的驱动程序也是用verilog编写的。那段时光真的非常充实,至少现在开发是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和自豪的事情中排名第二了。

读博士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懒散了,之前的那种冲劲慢慢的消退,这太可怕了!还有两年就要毕业了,在这两年里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一切让自己兴奋的知识,让自己high起来充实起来。哎,说道工作激情和效率就扯远了,接着说百度的基础技术的指导原则---全栈式自主研发。具体这样做的原因,文中给出了这么几点:

  • 业务发展速度快,基础架构要吃撑新的业务,仅仅依赖于开源社区是达不到的。
  • 仅仅在开源方案上修修补补,丧失自主研发大系统的能力
  • 全栈式自底而上的研发做到软件和硬件的协同设计,从而达到系统的最优.


技术方面,百度确实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企业,不过感觉其搜索的准确性上还有很大的缺点,而且准确率似乎在下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融入了“深度学习”之类的新兴技术。比如我要搜索《百度基础架构技术发展之路》这篇文章的pdf版,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百度基础架构技术发展之路 pdf”,根据首页呈现的内容来看,结果并不是很让人期待。该文章pdf的链接位于:http://www.ccf.org.cn/resources/1190201776262/2014/07/14/7.pdf


读《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

读完《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我深深地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骄傲。我明白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这本书以改革开放30年中的重大事件为视角,分改革篇、开放篇、发展篇、民生篇、和谐篇和未来篇,运用生动翔实的资料,展现出一幅幅改革开放的全景画面,让我们感受了祖国30年的沧桑巨变,了解了中华民族30年的奋斗历程。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民生篇,它全面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

难道不是吗?从书中我们知道,1978年春天,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亿人,录取人数5万多人,大多数人得到了良好教育。此外,从1986年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的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清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也和全国的小朋友一样享受到了国家免费教育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保障制度也惠及了千家万户。今年,我们西小也实行了医疗保险。前几天,一个同学因患疾病住进了医院,这在以前是要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而现在有了医疗保险,看病不再发愁了。

通过阅读,我还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科技的进步最为明显。比如,电脑已普及到了普通人家庭,我们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可以上网冲浪。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网络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我们鼠标一点就看到整个世界。今年8月以来,世界的焦点又集中到了中国,北京首次成功地举办了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一届奥运会,实现了举办“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目标,向全世界人民兑现了自己的庄严承诺。紧接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神七”成功发射,在茫茫太空中,中国人穿上自己研制的太空服首次进行了太空活动,那飘扬在太空中的五星红旗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中国科技的强大实力。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变化,我们数都数不清……。

总之,改革开放证明了我们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打开国门,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并加以吸收和改进,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这也是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如今,改革开放的步伐还在继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要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只有从现在做起,好好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读《张骞出使西域》有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
了约西域的大月氏共击匈奴。这次往返13年,并没有达到出使目的,但他带
回了西域诸国的情况。司马迁据此写成《史记?大宛列传》,至今仍是研究
中亚历史地理的最可靠材料。第二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19年,基本上达到了
与西域交换物产、建立联系的目的。张赛两次出使西域,探险成功,打通了
中国通向中亚、西亚、欧洲的商路,(后来被誉为‘丝绸之路”),促进了汉
族和西域各族以至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他那种为了科学事业不
畏险阻,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发展了和中西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一生成就

公元前139年,张骞受武帝派遣,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支,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陇西出发,很快进入了河西走廊。但是,正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跋涉的时候,遇见了匈奴的骑兵。张骞等人全部被俘虏,押送到单于的王廷,被扣留了10年之久。

困居匈奴的10年里,他始终坚贞不屈,伺机逃跑。公元前129年,张骞终于趁匈奴监视放松之机,逃离了匈奴地区,继续向西进发。他们取道天山南麓的车师,经过焉耆、龟兹,翻过葱岭,到达了大宛。最后终于到达了大月支。公元前128年,张骞一行踏上了归途。不幸地再次被匈奴骑兵俘获,扣留了1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张骞等人才趁着内乱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出了匈奴地区,回到了汉朝。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之久,虽然联络大月支夹击匈奴的使命没有完成,但是他却第一次开通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并且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等地,了解了乌孙、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即大食,今伊拉克)、身毒(今印度)等地的情况,为以后和这些地区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早在张骞访问大夏的时候,就看到了那里有我国巴蜀地区出产的蜀布和邛竹杖。张骞因此对身毒这个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推测身毒距离我国西南的蜀地一定不会太远,而且从中原到大夏,除了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那条路之外,还可以通过身毒,再转道前往大夏。而且,这条路比起北方的那条路,更加安全近便。为此,公元前122年,在张骞的建议下,武帝决定寻求一条通过西南,转道身毒,前往西域的捷径。

张骞派出使者,分成几路,向西南进发。各路使者都只前进了一二千里,就遇见阻隔,被迫停止。其中南路的使者只到达了昆明,距离身毒还非常遥远。前往身毒的道路虽然没有打通,但是张骞的判断是准确的,确实有一条通过我国的四川、云南,穿越缅甸、印度,去往西亚的交通要道。汉朝连续派出了十几批使者,考察了西南地区,恢复了内地和西南的交通,加强了汉族和西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为后来汉朝经营开发西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张骞不仅是一个探险家和外交家,他还是一位英勇的将军,第一次出使西域之后,张骞因为熟悉匈奴的情况,就随军远征匈奴。他为汉军担任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寻找水源和草地,为汉军的顺利进军屡次立下大功,武帝因此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121年,为了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武帝组织了第二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张骞和李广奉命从右北平出发,策应霍去病的军队。公元前119年的战争之后,匈奴主力被消灭,单于王廷被迫迁到大漠以北,汉朝的对匈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基本解除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交通也基本畅通了。

对匈战争胜利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汉朝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加强和中亚、西亚各国的联系,孤......余下全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