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标准演进对终端射频架构的影响(1)


1、引言

TDD(时分双工)无疑是TD-SCDMA系统较显著的特性之一。它在三个方面具有优势:一是无需成对的频谱资源;二是射频收发信机同频分时工作,使得收发信机公用一个本振源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成本;三是与FDD相比,通话的功耗较低。在某些应用场景中,TD-SCDMA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接力切换等,有可能出现终端收发频率切换需要在保护间隔内完成。

随着TD-SCDMA标准的演进,在TD-SCDMA标准中增加了N频点特性,而N频点特性则可能要求终端的接收频率需要在保护间隔内进行切换,这对TD-SCDMA终端的射频收发信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TD-SCDMA系统的下行业务速率,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又提出了TD-SCDMA多载波HSDPA方案,并且要求支持多载波HSDPA的终端能兼容单载波工作。此时终端射频接收机应如何考虑呢?这些是业界目前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从系统角度进行分析。

2、对终端收发信机的要求

2.1 接力切换特性

接力切换的设计思想是利用上行预同步技术,即终端可提前获取切换后的上行信道发送时间、功率等信息,在由原基站向目标基站转移通信链路时,上下行链路根据所设置的时间关系分别转移到目标基站。

接力切换的关键技术是上行预同步技术。其关键过程是:在由原小区向目标小区转移无线链路时,首先将上行链路转移到目标小区,在一段时间内,终端继续利用原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进行通信,在确保终端与目标基站建立了有效和可靠的上行链路后,再将下行链路转移到目标小区,进而完成接力切换过程。

当接力切换为异频接力切换时,目标小区与原小区的工作频率不同,如果原小区中分配的业务时隙下行为TSn,而目标小区中分配的业务时隙上行为TS(n-1),此时将会形成TS(n-1)/TSn相邻时隙异频收发的情况,而收发的保护间隔为12.5 μs或16 chip。对于公用本振源的射频收发信机来说,要求本振源的频率切换在12.5 μs内完成。

TD-SCDMA系统的切换类型包括硬切换和接力切换,在CELL-DCH状态下,终端需要进行SFN-CFN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的测量,这要求终端解析邻小区的BCH信息,从而得到邻小区的SFN,而BCH承载在TSO上。如果终端的业务在本小区分配于TS6,而目标邻小区是异频时,终端收信机的频率需要在12.5 μs内完成切换。

2.2 N频点特性

N频点特性是指针对每一扇区分配n个工作频点,从分配到的n个频点中确定一个频点作为主载频,在同一个扇区内,公共控制信道DwPCH、P-CCPCH、S-CCPCH、PICH、PRACH、UpPCH、FPACH等配置在主载频上。

根据3GPP的规定,TD-SCDMA系统在RRC Connected状态(CELL_FACH、CELL_PCH、URA_PCH、CELL_DCH)时,均有系统消息的读取需求。因此,如果业务被分配于辅载频的TS6时,终端亦将面临在12.5 μs内完成频率切换的挑战。

2.3 多载波HSDPA

为了提高TD-SCDMA系统的下行业务速率,在3GPP R5中提出的HSDPA标准可使系统的理论下行峰值速率达到2.8 Mbit/s。为了进一步提高下行业务速率,在3GPP基础上,CCSA提出了TD-SCDMA多载波HSDPA方案,多载波HSDPA是N频点特性和HSDPA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支持分组业务,3载波HSDPA方案的理论峰值速率可以达到8.4 Mbit/s,该方案中要求支持多载波HSDPA的终端能兼容单载波工作。

接力切换特性将要求收发信机的本振频率在12.5 μs内完成频率切换,简称需求1。接力切换特性和N频点特性将要求收信机频率在12.5 μs内完成频率切换,简称需求2。多载波HSDPA要求兼容单载波工作,简称需求3。这三种需求对射频收发信机的设计提出了不同挑战,需要TD-SCDMA终端以及RFIC设计者仔细考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