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技术无悬念应用待拓展  

双核或四核处理器的硬件产品已经开始大规模普及,随着软件环境的成熟,多核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不断攀升的需求。

产业机会

星级评定:4

如果说2007年的时候很多人还对多核甚至双核将信将疑,2008年则完全是多核的天下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Intel和AMD等公司的大力推动下,双核和四核的硬件产品已经开始大规模普及,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多核处理器的优势: 性能增强,多任务能力突出,而功耗并未明显上升。

从目前来看,企业级应用是多核应用的主战场。去年11月,Intel发布了采用45纳米的双核处理器penryn,主要是面向企业级市场的至强产品。

不过,多核处理器内核数量的增加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迅速:至少到2010年前,Intel都不会推出超过四核的主流处理器产品。

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计算机的体系架构还不能充分发挥八核及以上内核处理器的性能;另一方面,更多内核的处理器需要工艺的匹配,多核硬件的大量生产有其硬件先决条件——要在处理器内经济低耗地放下四个甚至更多的内核,45纳米以上工艺是必不可少的。

在多核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还需要有一种“突变”意识:不是4个、8个、16个、32个这样逐步增加,还有可能制造出几十甚至上百个内核的处理器。

2007年上半年,英特尔曾经展出了一个80核的验证系统,这对于多核内核和通信架构、封装等诸多相关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异构内核的通用处理器也在积极地研发着。

除此以外,虚拟化技术的诞生也给多核找到了“偷懒”的理由,多核的优点已经足以吸引用户义无反顾地采用了。

应用前景

星级评定:3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以外,手机、DSP、网络处理器、嵌入式应用等领域都是多核大显身手的地方。这些领域引入多核很多甚至是在PC平台之前。

由于多线程应用软件在企业计算领域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再加上虚拟化技术在X86服务器平台上的推进,成为多核应用最没有悬念的领域。

而在桌面和移动端,除了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多任务处理时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之外,一些对多核处理器真正有需求的应用如高清视频的处理和语音识别等数据密集型负荷也正在涌现。

虽然其应用无疑将滞后于服务器平台,但总体来看,多核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对于多核运算能力的大量需求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和工程密集计算,还有一类是与视觉效果相关的领域。

未来系统对处理器处理能力的利用将逐渐脱离传统的2D和非实时环境。大量实时的物理模拟、高清晰音视频处理、3D效果模拟将耗用大量的处理器计算和传输能力,会给现有的电脑系统带来很大的挑战。

不过,应该看到,针对多核的软件环境在不断完善,多核强劲的性能也将满足用户不断攀升的性能需求。

从成本方面考虑,单纯的多核处理器硬件系统并不会大幅增加用户的负担,但由于针对多核应用的软件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要想高效地用好多核处理器系统,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