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隐藏的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土网络公司渐渐发现,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成为保证研发队伍执行力、提高研发效率的关键点。因此,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在提高研发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众所周知,华为从1998年在IBM的帮助下开始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在本次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兴已经实施了IPD、CMMI、六西格玛等研发管理模式,曙光、神州数码网络、烽火网络、新格林耐特等公司也都有着自己完整的研发流程管理模式。

不止一个受访者表示,以前的研发更多地是领导拍脑袋做决定,而现在,从研发立项、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产品化到市场反馈机制、考核激励等,公司都有了一整套研发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并且,未来还会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研究院的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高度市场化成为网络企业发现的另一大制胜秘笈,因此研发向市场驱动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早在前几年开始,中兴的系统工程师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要呆在用户那里。”姚卫东透露,这是侯为贵董事长的要求。姚卫东表示,从技术驱动、竞争驱动到市场驱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中兴拥有完备的用户需求管理库,从市场、销售、研发人员反馈回来的用户需求都输入到库中,然后经过产品规划部门的分析、提取并与研发人员进行讨论,最终才转变为研发计划。

曙光的做法更加直接。曙光服务器研发中心总经理曾宇透露,他们把对研发人员的考核直接和所研发产品的市场业绩相挂钩,完成销售指标之后,研发人员将获得相应的提成。他明确表示:“在企业做研发,衡量的指标不是研究成果、不是论文,而是市场和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研发人员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技术促进产品的销售。”

而据烽火网络技术总监吉萌的介绍,科研院所出身的烽火网络,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更加以市场为导向、把市场作为公司发展的驱动力,因为这是决定公司生存的关键。”

向阳朝道出了市场化之所以成为公司发展动力的根源:“只有当产品被大量使用并获得用户的反馈之后,才能知道用户的需求在哪里,也才能发现现有产品的不足,从而有了真正创新的机会。”他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网络公司都有售前、售后、产品规划等部门,说明都非常重视市场需求分析,但关键在于执行得怎么样。

如果说管理方法和市场导向是本土企业在向国外企业学习中渐渐领悟的竞争之道,那么,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则成为其制胜的最大法宝。所有的受访者一致认为,在满足和快速响应国内用户需求方面,本土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由于烽火网络主要产品更多地是针对国内运营商,因此,对需求把握非常准确。比如,烽火网络根据运营商需求开发的用来替代路由器功能的协议转换器,被广泛应用在中国移动的营业厅里,为用户节约了大量费用。”吉萌说,“国外大公司面对全球化市场的需求,不会轻易根据某一市场的特殊需求而来改动产品,导致反应更慢。此外,本地化也不那样突出。比如,就数据网络设备的用户界面而言,国外公司的高端产品经常是英文界面,给中国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陈洋坦承,他和部门同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用户一起度过的,可以说对用户的需求了如指掌,因此,公司的研发可以完全针对用户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快速进行。“仅仅人力成本这一点,就是国外厂商所无法比拟的。”他说。

应该说,这是一个行业整体的巨大进步。当许多其他行业和企业还在满足于低成本制造、快速撇完脂就跑的生存模式之时,网络企业已经率先摸索到了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这让他们率先吃到了第二口苹果。做到这一点,既源于网络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应归因于参与竞争者的高素质和善于学习的特性。中国网络通信业因而成为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这同时给整个国家的企业成长创新之路该如何去走带来了巨大的启示和希望。

惊人的投入与产出

在中国企业研发整体投入偏低的情况下,网络业研发投入之大已直逼欧美先进企业。高投入必然带来高产出,网络业的迅猛发展亦源于此。有人甚至这样预言:“在中低端市场,本土网络公司已经抢占了思科的市场份额,未来3~5年,同样的情况将会在高端出现。”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006年研发经费投入43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9%。

可是,如果我们再具体到网络公司,这一比例将达到惊人的数字。2006年华为的销售收入为656亿元,研发投入为59亿元,研发投入比例为9%。而姚卫东告诉记者,就中兴通讯数据网络而言,研发投入比例更是占到销售收入的20%,研发人员超过一千人。与此同时,此次受访的烽火网络、曙光、神州数码、新格林耐特等公司所透露的研发投入均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

这一比例显然和欧美同行相比也不逊色。根据公开资料,2006财年思科销售收入为285亿美元,研发投入为40亿美元,研发投入比例为14%。

而根据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发布的全球企业研发支出年度报告,在被调查的全球20大公司中,领衔IT企业的微软2006年的研发投入占年收入比例也仅为14.9%。

那么,国内网络企业如此巨大的投入带来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据姚卫东介绍,从1997年启动数据产品研发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中兴通讯已能够生产全系列的数据通信产品,正在为全球运营商用户提供全面的数据网络解决方案。

事实上,最能代表网络公司研发实力的往往是看企业有没有一套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网管软件。如同思科拥有IOS、Juniper 拥有JUNOS,中兴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路由软件平台ZXROS,所有的路由器和路由交换机产品的开发都是基于这一平台,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互用性。此外,中兴通讯还正在完善统一网管系统——考虑到其在运营商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完整性,统一网管将为中兴通讯提供更广阔的竞争空间。

尽管销售规模与中兴、华为差距尚大,依托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烽火网络的研发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吉萌表示,烽火网络目前已拥有了300万行自主开发的源代码,拥有自己的统一软件开发平台USP和网管平台WView,在网络产品研发的关键点如嵌入式路由交换软件、超高速电路和背板设计、高速查表和转发、高速可编程逻辑设计等方面都掌握了自主核心技术。

1997年正式进入网络市场的神州数码网络的研发一直更多地针对本土用户的特点而展开。据向阳朝介绍,神州数码网络早在2004年即研制出了DCRS-7600系列 IPv6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并迅速完成IPv4/v6双栈核心产品的研发,成为国内首家全线产品通过IPv6金牌认证的网络厂商,并帮助众多行业用户建设了IPv6园区网。

而当我们把目光从网络通信转向服务器领域,国内服务器厂商的研发同样有可圈可点之处。曾宇告诉记者,曙光在机群操作系统及机群基础构件、高密度可扩展高性能八路64位服务器、SMP架构高频服务器主板设计等九大领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目前的研发重点涵盖第四代刀片服务器、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个人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等方面。并且,通过与AMD、英特尔的密切合作,曙光正在节能、虚拟化、硬件加速等方面加快研究。

事实上,本土网络公司自主创新的研发历程不过十余年,即使是华为,创业的起点也只是1988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网络产业从无到有,其发展速度不可谓不惊人,即使是模仿性创新,其成就亦不可谓不让人自豪。新格林耐特产品行销部总经理陈洋说,他做海外市场时,有时会看到一些老华侨在中国公司的展台前激动得热泪纵横。他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每当中国的网络通信设备架设在异国的土地上,一种说不出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在中低端市场,本土网络公司已经抢占了思科的市场份额,未来3~5年,同样的情况将会在高端出现。”吉萌毫不掩饰他的自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