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2P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P2P技术的广泛应用

P2P的应用种类众多,主要形式有下面几种:

内容下载共享:典型的有BT、eMule、eDonkey、迅雷等软件,成为用户下载电影、电视剧、软件、资料等首选工具,用户群非常庞大。

即时通信:典型的有MSN、QQ、Skype等软件。QQ成为一般用户特别是年轻人日常联系的工具,MSN成为上班一族的首选,Skype成为IP电话的代名词,主要用于通话业务。

音视频在线共享:典型的有Mp3在线播放、土豆网视频分享等。

计算能力共享:典型的有SETI@home,Xenoservers。

P2P流媒体:典型的有PPlive、PPstream、UUSee、QQLive和Joost等软件。用户可以利用软件享受到体育比赛和重大活动直播、影视节目轮播、点播、聊天室广播、网络电台等业务。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使用P2P和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向全球进行同步视频直播;晚会当晚央视网站页面点击量达到2.96亿次,页访问次数达4 792万次,收看春节晚会视频直播的人次为410万,其中89万来自海外。

据iResearch[1]统计,2006 年中国网民中日均使用用户数量有1 000 万人,占P2P流媒体用户的25%,预计到2010 年日均使用用户数量有6 300 万人,占P2P流媒体用户的40%。网络流媒体将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以上几种典型应用得到了用户的广泛使用和认可,特别是网络电视为P2P近年来应用的热点和重点。

1.2 P2P带宽占用与收益倒挂

据统计P2P业务对带宽占用比大致是40%~60%,在极端情况下会占用80%~90%,它被成为“带宽杀手”,消耗了大量网络资源,导致了运营商网络关键链路拥塞和其他互联网应用性能的快速下降[2]。

运营商每年都在不断地进行网络扩容,但是增加的带宽迅速被P2P相关应用吞噬,整个网络的服务性能几乎没有改善,能带来收益的正常业务反倒受到更大影响,用户的投诉和抱怨不断上升,使运营商宽带扩容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

从运营商的收益统计来看,其彩铃、SMS等数据业务占用的带宽不到5%,收益越占90%以上,而P2P业务的收益只占5%左右。P2P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是有限的。系统投入建设的资源如何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不处理好这个问题,P2P等宽带业务就不能得到健康发展。

带宽占用与收益倒挂问题越来越尖锐,已经成为困扰宽带业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1.3 P2P发展前景

根据CNNIC 的数据显示,2006 年时,中国的网民人数达到了13 700 万人。据iResearch[1]统计和预测,2007年的中国网民将达到16 300万人,而到2010 年时,更将达到26 200万人。2006年中国网民中月均有4 000万人观看过P2P 流媒体节目的用户,占中国网民的30%,2007年P2P流媒体用户规模可达6 500 万人,预计到2010 年时,这一用户规模将达到15 800 万人,占到中国网民的68%。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宽带用户发展前景看好,而其中绝大多数用户将成为P2P用户,这些P2P用户的加入将对为了宽带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P2P技术和应用已成为运营商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4 P2P应用的主要问题

P2P业务虽然发展速度惊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从目前的技术和应用来看也存在如下问题。

QoS无法保证。目前的P2P应用基于尽力而为的互联网,且对不同的节点节点的情况没有相关的信息,应用的QoS无法考虑。如BT下载经常出现文件下载到快结束时,种子消失,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P2P流媒体业务用户热门的节目看起来还不错,但是一些比较冷门的节目,虽然从菜单上能看到,但是往往不能真正的使用,体验比较差。语音业务在PC上点对点一般效果不错,在节假日等场合效果有时难以保证,且一般无法与传统的电话终端等相通。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矛盾——数字版权管理(DRM)问题。现在网上的信息和业务基本上没有版权,在非法的使用各种资源,这严重影响了内容厂商的合法权利和制作内容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将可能产生严重的法律问题。目前美国的joost就强调采用正版资源。

安全得不到保障。这是困扰P2P应用又一个关键问题,特别对规模运营而言。安全问题包括范围比较广,主要有用户接入安全、传输安全、内容的安全、路由、存取、行为不一致和节点过载攻击、防火墙穿越、网络病毒传播。

没有高效的定位和传输保障等。目前一般采用的技术,定位效率不高,对网络造成的压力普遍比较大,用户的体验一般,流媒体业务一般要1分钟以上才能看到内容,切换的时间也要分钟级。

客户端不统一。功能比较雷同,且比较单一,使用不同的服务需要上不同的客户端。


相关内容